堅韌的「混血蘆葦」— 正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原漢溝通橋樑
今年26歲的陳哲源,族語名字是「Talus」,全身黝黑、笑容靦腆的他來自花蓮,爸爸是撒奇萊雅族人,媽媽則是閩南人,身為「原漢混血兒」的他其實並不是從小接觸族語,與大多數的都市原住民一樣,族語的學習是倚靠著後天的努力。
陳哲源介紹,自己最大的族語學習來源是來自於一個叫「母語巢」的單位,由原住民委員會於台北市成立,專門為都市原住民孩童提供一處能學習自己族語的地方,陳哲源表示,裡面所有老師都需通過「薪傳級」的族語認證考試,通常都是在部落生活一輩子的長輩。而當時學習族語的他,還不了解原住民的升學加分政策,對自己的族群文化也還十分陌生。
談到加分政策的正當性,陳哲源表示,自己原先也是一知半解,直到一次聽了原民會的分享之後,他認為這就是一種「補償」,回顧、追隨歷史的脈絡,他相信,其他漢人也能理解的。他說,自己並不會像其他部分原民朋友一樣羞於談論,其實很願意去分享、解釋,也認為這是雙方溝通的一部分。
陳哲源說,直到以原住民外加名額的管道升上了輔仁大學宗教學系、隨著成長逐漸有了自己的思考意識,以及認識更多原住民朋友之後,才了解到自己與自身族群的連結是如此特別與深厚,也讓他開始好奇,自己究竟來自一個什麼樣的文化脈絡。
陳哲源形容,加分制度就像是個「誘因」,能讓年輕的族人在這個過程中能找到對自身族群的「歸屬感」。他拿自己舉例,他小時候一直以為自己是阿美族人,直到2007年通過族語認證後,回到家鄉查族譜,才發現自己其實屬於撒奇萊雅族,且在大學前對原住民的身份就止於「考試考好一點可以拿原住民獎學金」,僅此而已。
「沒有根基卻想開枝落葉,說那些能為族群做的事都是妄談。」
談到「文化傳承」在未來生涯規劃中所扮演的角色,陳哲源表示
,自己並不喜歡強調原漢之間的差異,但仍期許自己未來能扮演
之間的溝通橋樑,以漢人角度去解讀對原住民族的誤解,也可以
以原民身份來解釋「誤會」。
他認為,由於沒有最自然的生活環境,對全盤接受「再教育」民
族文化的都市年輕族人而言,「文化傳承」行動是有困難的。
陳哲源提到,每當回到部落,族裡的長者都會情緒激動地流淚,
並用族語表達他們深切的思念,而這樣的這樣的情緒會更有歸屬
感,也能在老一輩的人身上看到血親的連結,
無奈的是,無法用相同情感去表達,是一件很讓人遺憾的事情。
陳哲源說,自己並不能代表整個撒奇萊雅族,但他確實認為自己
與長輩有很大的斷層,是需要非常大的努力,有時也會羨慕成長
在原鄉部落的原住民,能與自己的家鄉土地有強烈的連結。
最後,談到Talus這個名字,陳哲源笑著說,其實原名是「Talod」,是經年累月後才被叫成「Talus」,這其實是族裡一個長輩取的,直到那位長輩去世後,他才知道,原來自己的原名有著
「蘆葦、河邊雜草以及廣闊深邃」等美麗意涵。
陳哲源說,他很喜歡蘆葦的堅韌,也認為自己的確是「雜草」,是個選擇堅守廣闊深邃的家鄉文化、從沒有離開過的雜草。
來自撒奇萊雅的陳哲源,直到大學才培養出對「根」的興趣,(攝影/李婉伶)
Talod有蘆葦、雜草,以及廣闊深邃的含義。(攝影/李婉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