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北市烏來國民中小學校長—陳煌燿
在這個原住民學校任職第三年,對於孩子們的教育,他有話想說。
在原住民學校任職三年,陳煌燿重視原民生教育及升學。(攝影/李婉伶)
「考取族語認證說是鼓勵,其實半強迫」
陳煌燿表示,他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,原住民學生有35%的加分機制,他認為這是一個機會,力推他們考取族語認證,國中畢業生最好的情況是中級認證,最少也要有初級,學校使用團體報名,雖說是鼓勵性質,其實半強迫。
陳煌燿說,能力好的會去讀新店附近的高中,如新店高中、安康高中;能力相較不好的會去讀私立高職。政府對原住民學生的照顧很好,像金山高中有原住民專班,過去也有幾位學生會去讀,但因為原住民專班位於金山,離烏來有一段距離,近幾年去讀的人數比較少。
烏來國小的族語課程,國中一周有2至3節、國小1節,至於幼兒園有族語紮根計畫。雖然重視義務教育,文化的認識也不能忽視,學校安排「泰雅尋根」、「烏來探索」等課程,讓學生不只學習課本裡的知識,也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。
「義務教育結合原民文化,可行性低」
陳煌燿表示,烏來國中小的師資穩定,這邊有三位泰雅老師,任職十年以上。提到課程融合文化,他認為很有難度,舉例來說,國中理化怎麼融合文化?社會科還比較可行,若提到原住民歷史,可以告訴學生泰雅部落分布、有哪些文化,烏來的發展等等,可以結合的部分其實有限。
陳煌燿談義務教育與文化的結合。(攝影/李婉伶)
陳煌燿說,原先校地在更山上,十年前校方與教育局密切討論,要將烏來國中小再升格為高中,後來發現實行困難,可行性低,尤其國中生外流嚴重,高中更困難,留在烏來的學生越來越少。加上社區沒有共識,現在校地比較交通較發達,若遷到更偏遠的地方,家長接送也不方便,老師也得跑更遠。考量到預算,當時若要搬遷且升格為高中,經費至少需3億多,這個計畫也就此打住。
「這些孩子總有一天要下山 ,不可能一輩子留在烏來」
今年國中學生有37人、國小70人、幼兒園41人。陳煌燿用更偏遠的福山國小做比較,全校18人,但他們的母語課程更多元,且只有國小,要做到教育結合文化相對容易。他表示,烏來國中小其實安排了許多校外教學,像是山野教育 ,帶著學生們爬玉山、雪山、武陵,大霸尖山等等,這邊的學生也是原住民拔河比賽的常勝軍。陳煌燿自豪的說,今年國中的學生參加原民雲端科展獲得全國第二名「銀熊獎」。他希望在任時能行銷學校,開玩笑地說學校可以成為打卡熱點,讓更多人知道烏來。
陳煌燿說,每年升學狀況不一定,起起伏伏,若要安排文化課程,學生如何面對會考?這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困境。他說,曾經有一位學生加分上景美女中,但課業壓力太大讀不下去,學習能力跟不上而讀得很痛苦。且母校能協助的有限,只能靠自己努力,這也是陳煌燿為什麼這麼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和升學的原因。他說,雖然加分上去樂觀其成,但也希望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。
陳煌燿表示,每天課後輔導到晚上七點,是校方對學生課業的最大幫助,課輔的師資是找扶輪社,公部門提供的節數不夠,大部分的經費來自募款。若沒有課輔,放學生出去亂跑、滑手機,家長也不願意,學校要把學生抓住,且烏來不像都市,學生放學還得去補習班。
烏來國中小的文化課程有織布、母語,最特別的是狩獵課程,教學生製作陷阱,學校找來狩獵協會辦許多講座和研習。陳煌燿表示,學科重要,文化也是,必須抓一個平衡點,但如何取得平衡,也是必須思考的一大課題。
陳煌燿認為,要取得學科與文化間的平衡點仍待思考。(攝影/李婉伶)